中医36计:围魏救赵,转移目标

发表于 2014-05-30 22:42 发布者:兔兔体验网 评论:0 浏览:1037
兔兔体验网温馨提示:“围魏救赵”是我国兵法奇书《三十六计》的第二计,原计为“共敌不如分敌;敌阳不如敌阴。”
    “围魏救赵”是我国兵法奇书《三十六计》的第二计,原计为“共敌不如分敌;敌阳不如敌阴。”当魏国攻击赵国时,不直接去救赵国,而是袭击魏国的后方根据地,使魏国不得不放弃赵国而去自救,从而使赵国得救。

  这条计策是说,进攻兵力结集的部位,不如打击敌人兵力分散的部位;攻击气势旺盛的敌人,不如攻击气势衰弱的敌人。

  面对来势凶猛的强敌,盲目出击,无异于以卵击石,不妨围魏救赵,避实就虚,迫其撤兵。在治疗疾病时,应用围魏救赵之法,表明上看是“不务正事”,去治疗 不相关的疾病,最后却“疗效出奇”,把应该治的病治好了。周女士患失眠多年,服用多种滋阴安神的中药都不见明显效果,但是从治疗胃病入手两天,患者就睡得 香了。究其原因,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,胃有宿食,则影响心神。虽然失眠是心病,但邪气盛;宿食好比敌人的粮仓,食积一除,敌军的粮食供应被切断,病邪必然 “撤兵”,从而解除扰乱心身的邪气,使心宁神安。

  围魏救赵可以引申为“转移攻击目标”,是一种间接取胜的方法。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观念, 注重五脏之间及脏与腑之间的相互影响。因此,当疾病发生时,西医经常以对症处理为主,“直接迎击病邪”;中医往往采取迂回法,转移治疗目标,即不治发生病 变的脏腑(不直接救赵),而通过治疗其他脏腑(围魏)达到使病变消除(救赵)的目的。以咳嗽为例,西医治疗多以化痰止咳为主,然而中医学认为“五脏六腑皆 令人咳,非独肺也”,“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”。因此,遇到咳嗽的患者,可以不直接治肺,而是通过治疗引起咳嗽的其他脏腑(围魏)以取得使肺恢复功 能、咳嗽止(救赵)的疗效。

  根据围魏救赵这一原理,中医还引申了“不治已病治未病”、“先安未受邪之地”等观念。以“见肝之病,必先实脾”为例,肝脏邪气实,好比精锐之敌的锋芒之处;脾脏尚未受邪,邪未盛,类似敌人的空虚之处。治疗时,“避实击虚”,通过实脾(围魏)达到泻肝(救赵)的目的。
相关阅读

对不起,您所在的会员组没有评论权限。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