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养生,做好祛湿防燥养脾胃

发表于 2020-08-05 22:41 发布者:太原市食疗协会 评论:0 浏览:779
在养生上,立秋作为秋天的开端,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变化也从“长”的状态转向“收”的状态。立秋饮食调养宜补养脾胃,这样做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,也是冬季贮存体能
在养生上,立秋作为秋天的开端,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变化也从“长”的状态转向“收”的状态。立秋饮食调养宜补养脾胃,这样做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,也是冬季贮存体能、积蓄能量的需要。

秋来“伏”不去,祛湿养脾胃

立秋后天气仍热,且雨水-多,常暴雨成灾。这段时间天上有烈日,地上多水湿,湿热*蒸,合而为湿热邪气。
《黄帝内经》言“湿气通于脾”。因脾喜燥恶湿,湿邪留滞,最易困脾。湿为阴邪,易阻遏气机,损伤阳气,致脾阳不振,运化无权,水湿停聚,发为水肿或腹泻,加之人们喜食生冷瓜果、冷饮,更助湿邪,损伤脾阳。由于脾阳不振,不能运化水湿,水湿停聚而生痰,所以有“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”之说。早秋脾伤于湿,且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种下病根。

立秋时节保养脾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

一、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,如茯苓,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也把茯苓列为上品,称其“久服安魂养神,不饥延年”。除此之外,芡实、山药、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。

二、忌食生冷食物。《饮膳正要》说:“秋气燥,宜食麻以润其燥,禁寒饮”尽管立秋后天气尚热,但阳气已开始收敛,阴气已慢慢增长,过吃阴寒食物易损伤脾阳,应避免进食西瓜、香瓜等寒凉瓜果。

三.秋内应于肺。肺在志为忧,悲忧易伤肺。肺气虚,则机体对不良开心耐受性下降,易生悲忧情结。要避免紧张、焦虑、恼怒等不良情结的开心,同时,注意劳逸结合,防止过度疲劳而影响了胃病的康复。

立秋胃O开,食补要讲究
入秋后气候开始干燥,人们常常会出现O干、唇干、鼻干、咽干、大便干结、皮肤干燥等现象,这些中医称之为“秋燥”。

立秋之时不宜进食羊肉和狗肉等大热食物,而应根据中医四季五补的原则来进行滋补。立秋之际属于四时中的长夏,应以淡补为主。所谓“淡补”,是指补而不腻,要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、清热、利湿的食物或药物。

一方面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,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;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,为中、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。

与肉食相比,叶类、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。如茄子、鲜藕、丝瓜、黄瓜、冬瓜、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。《臞仙神隐书》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,以滋阴润燥。粥利于健脾,可助脾胃滋阴,平衡健旺的阳气。

秋燥易伤津液,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佳。还可服用宣肺化痰、滋阴益气的中药,如西洋参、燕窝、人参、沙参、百合、杏仁、川贝等,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。
相关阅读

对不起,您所在的会员组没有评论权限。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