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待现在市面上很时髦的辟谷养生

发表于 2021-07-20 23:12 发布者:证古泽今 评论:0 浏览:659
本文节选自白云先生同道问答
如何看待现在市面上很时髦的辟谷养生
本文节选自白云先生同道问答
第一问:那种大师,OO声声说要怀着出世之心,待人待物,来去自由,不被羁缚的人,不是沽名钓誉的,是属于哪种人?
答:出世这种事,只有一种办法,屁股上绑个火箭,点火发射,以第二宇宙速度灰向太空。只有这样,才能出世。
凡是喜欢自吹自擂的自我标榜出世的,得先看看他屁股上有没有绑火箭。没绑火箭的,百分百全是骗子。
吃的穿的住的用的,全是世间之物,还掩耳盗铃的吹什么出世,这不是诳人是什么呢。不仅诳人,还以超脱世俗者自居,寄生虫骑到了世人头上,这就是卑鄙无耻不厚道了。
对这不要脸的人,就应该全部抓起来,屁股上都绑上火箭,发射升空,让他们真正的去出世。
第二问:不出家怎么修行?
答:天地之大,你能出到哪里去?能灰出太阳系,还是能灰出银河系?你连地球都灰不出去。
从一个房子,位移到另一个房子里,这叫出家?这只能叫做搬家。
见得了天地的人,会以天地为家。以天地为家的人,处处都是家,天为屋顶,地为床榻。
见不了天地的人,到处搬家,以为能通过搬家见得了天地,这是多么的滑稽可笑。
但凡还在拘泥于搬家的人,在搬家上面做文章人,都是未曾见过天地的人。未见天地,任你再怎么搬家,也见不了天地。
再怎么折腾,都还是跟蚂蚁一样的渺小可怜。
修行是什么,不是做样子,不是吃什么不吃什么,不是做什么不做什么,不是耍猴卖艺,不是跑江湖拜师说相声,不是刻意做作的戒律,不是装神弄鬼,不是磕头撅腚,也更不是把自己当个玩意一样,把玩来把玩去。这里划几刀,那里补几针。
这都是有病,不是修行。
真正的修行说的是,以道修身,行于大道。
都不曾闻道,就随便找个歪门邪道的胡鬼戎神的惑众妖言披挂在身上,自以为自己在修行。这根本不是修行,这是精神病。
都未曾见过自己的人,又哪里能见得了天地呢。都未曾见过天地的人,又哪里能见道呢。
为什么你搬了一个家,又搬了一个家,还是迷惘?
因为你连自己都弄丢了,才需要迫不及待的,试图通过搬家来寻找到被自己弄丢的自己。
跑出家里面到处寻找自己,美其名曰出家。而其实,你一直都在家里住着,从未离开过,你跑的越远,越不可能找得到自己。
你越出家,就会越迷失。因为,你本来就住在家里,不住在家外面。
所谓的出家人,不过就是一群为了寻找自己而离家出走的人。
一个人,到处去寻找自己,再没有比这个事情更令人惊悚的了。
越是丧家之人,越找的悲凄惨烈。出家越远,丧家越甚。也更会越来越可怜。
第三问:如何评价古代的道家修炼?
答:古代道家的修炼,和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各种修炼,有天壤之别。古代的真人,至人,圣人们,他们都是以天合天,以道合道,同于大通。
所谓大道甚夷,而人好径。见道者,不修而入,不炼而合。
而今天的修炼者,则是以术缘道,以师灭道,以心捐道。
脑子里装一堆破破烂烂的**零狗碎,美其名曰叫什么法什么术的。还弊帚自珍的不能行,把自己家的那点破扫帚,看的比千金还真贵。
要学这个东西,要如何如何的孝敬一番才行。搞成了跑江湖耍猴戏的可笑东西。以术缘道,比缘木求鱼还荒唐。
这些拿着自己的破扫帚沽名钓誉各种叫卖兜售的人,却对被自己的吆喝骗过来的人宣称自己是真道是真传,在他自己心里,对真正的道,其实是痛恨的。
痛恨什么呢,痛恨那些真正的好东西出来被人看见,他的破扫帚就没人买了。他的后半生,就没人供养了。
他会痛骂别人是泄露天机。一个卖扫帚的,哪里懂什么天机。
我见过一个被卖扫帚的人忽悠瘸的青年。他对他的师父,顶礼膜拜。
他说,修道的秘诀,都是不外传的,而道德经,庄子,这些书,都是给外行看的,内行人,从来不看这些普及性的书籍,都是直接看仙诀,看秘籍,看真师指点。
在他眼里,师父比道还大。言必称师承法脉。跟相声界的那套倒是非常像。从此人身上看,这就是最典型的以师害道。
君子可欺不可陷,一时不通透,总会有通透的时候,而一旦掉坑里了,那就永远也不可能会通透了。这就是以师害道的可怕之处。
凡是喜欢打着师父的名号在外面吹拉弹唱的,都不是在修炼,而是在修江湖习气,在修一身的恶俗污秽。
以圣人为师,才能避免掉进这种坑里,沦为恶俗的江湖之徒。以圣人之博大,即便是你想陷进去,也没有坑给你跳。
现实世界,到处都是坑,唯独没有道。事道,首先要知终始,要明宗义。唯有回到圣人们那里,从那里出发,才是正途。
当能理解了圣人们,也就不会再把他们当师父看了,而是会当成朋友,当成知己。
以心捐道,最典型的就是宣称,修道就是修心。这条路上的盲流也最多。但是能从这个坑里爬出来的,微乎其微。
这是一个挖了上千年的老坑,深坑,里面还装满了利刃尖刀毒汁,没有动天地之灵的人,根本拿这对攒了上千年的老垃圾坑,毫无办法。
只会坠入其中,变成一只蚯蚓,从这里钻到那里,一辈子也只是在给垃圾堆松土,毫无裨益,还贻误终生。
第四问:心究竟是指什么?
答:心,只是一个房子,里面住的是神。所以,道家思想里,心也叫灵府。灵和神是什么关系呢,神得一则灵,是这种关系。
一般人的神,是不灵的。因为未得一。一是什么?一就是道。
很多人认为,修道就是修心,修心就是修道。这是一个非常荒谬的说法。几堵破墙的房子,有什么好修的呢。
非要把这个房子拎起来敲敲打打的修来补去的,无异于拿锤子砸墙。
这个墙砸坏了,神就漏出去了。失神者死,所以,修心修的猛烈的人,鲜有长寿的。
比修心更等而下之的,是所谓的修性。如果说心只是几堵破枪的房子,那么这个性,则是墙上面刷的漆。
修心是砸墙,那么修性就是给墙刷漆。
道家的心性学说,本质上,是让人内守精神,合于天道。而不是拘泥于心性本身。房子本身,并不重要,因为它只是几堵墙。
关键在于,居住在房子里面的那个神秘的东西。
还有比修心修性更好笑的说法。那就是唯识论,认为心生万物。几堵墙,哪里能生的了万物。
这些粗陋的思想理论,既不懂阴阳,也不懂精神,更不谙造化之理,倒是很能蒙惑愚蠢之人。
第五问:老子的学说,和印度瞧大馍在《金刚经》,《心经》里的学说,真的有什么相似之处吗?
答:这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,喜欢把老子和一个印度要饭的相提并论。
首先这是对老子的亵渎。其次,这说明有这种看法的人,没什么文化。
第三,在中国文化里,只有圣人所著的可以传万世的不朽经典,才可以成为经。
显然,一个印度猴子的胡说八道,是不可称之为经的。所以,所谓金刚经的正确的叫法是《金刚要饭宝典》。
第四,《金刚要饭宝典》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呢?通篇讲的都是怎么提高要饭技能这种事,而跟智慧没有任何关系。
第五,同理,所谓的《心经》,正确的叫法,应该是《要饭心理学》。
把《要饭宝典》这种模仿老庄思想的书,当成了佛教的思想。
如果你看过阿含系列的印度原汁原味的要饭书,把《阿含要饭宝典》和大乘佛教里面那种文采瑰丽玄之又玄的《金刚要饭宝典》、《要饭心理学》对比一下就知道,这完全不是同一门学问。
思想上,根本没什么一致性。
我们现在的人对这个事比较迷糊,但是唐宋那时候的古人可不迷糊。看看他们都是怎么看待这些现象的。
道教有《老》《庄》书,却不知看,尽为释氏窃而用之,却去仿效释氏经教之属。譬如巨室子弟,所有珍宝悉为人盗去,却去收拾人家破釜!(《朱子语类》卷125)
朱熹认为,《金刚要饭宝典》《要饭心理学》这种书,都是佛教徒模仿老庄思想而写成的。
包括行文风格上,也一并模仿。而道教呢,又反过来模仿金刚要饭宝典,搞出来一本《清静经》。
这在朱熹看来,是件很滑稽的事,认为道教有老庄的书不看,全被佛教窃走,而道教又反过来模仿照抄佛教的经书。
好比巨室弟子,珠玉都被人偷走了,自己又跑到窃贼家里收他家的破锅。
释氏书其初只有《四十二章经》,所言甚鄙俚。后来日**月益,皆是中华文士相助撰集。(《朱子语类》卷一百二十六)
朱熹认为,佛氏乘虚入中国,广大自胜之说,幻妄寂灭之论,自斋戒变为义学。如远法师支道林皆义学,然又只是盗袭庄子之说。
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,到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。在佛学的传播过程中,这一异质的观念体系能够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所接纳,实有赖于庄学。
朱熹准确地指出了这一特点,如他认为支道林所创立的义学“即色宗”乃是承袭庄子之说。
支道林名支遁,既是一个著名的佛学家,又精通庄学,他对《庄子·逍遥游》的解说,在当时备受推崇,所谓“遁比向秀,雅尚庄老,二子异时,风尚玄同也”(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注引)。
庄学对支道林的思想是产生了重要影响的。
还可以举另外一个例子,那就是道安的弟子慧远援引《庄子》以释佛典。载,“远……年二十四,便就讲说。
尝有客听讲,难实相义,往复移时,弥增疑昧,远乃引《庄子》为连类,于惑者晓然。”(《大丐传》(所谓的《高僧传》)卷六。
《慧远传》)慧远引用了《庄子》中的哪些内容来解释佛经,已难以得知,但这则材料至少可说明,《庄子》一书,在当时佛学的传播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。
因此朱熹认为,佛教之说之所以越来越精妙,与不断消化吸收庄子之学是分不开的。
当然,除了庄子,老子也同样功不可没,故朱熹在许多时候庄老并称。
例如他说:“后汉明帝时,佛始入中国。当时楚王英最好之,然都不晓其说。直至晋宋间,其教渐盛,然当时文字亦只是将庄老之说来铺张,如远师诸论,皆成片尽是老庄意思。”
至于佛徒,其初亦只是以老庄之言驾说尔。如远法师文字与肇论之类,皆成片用老庄之意。
后来是达磨过来,初见梁武,武帝不晓其说,只从事于因果,遂去面壁九年。只说人心至善,即此便是,不用辛苦修行;又有人取庄老之说从而附益之,所以其说益精妙。(《朱子语类》卷一百二十六)
释氏有一种低底,如梁武帝是得其低底。彼初入中国,也未在。后来到中国,却窃取老庄之徒许多说话,见得尽高。(《朱子语类》卷一百二十五)
“老子先唱说,后来佛氏又做得脱洒广阔,然考其语多本庄列。”(《朱子语类》卷一百二十六)
宋景文《唐书赞》,说佛多是华人之诵诞者,攘庄周列御寇之说佐其高。此说甚好。
再看看唐朝的傅奕是怎么说的。
一次唐太宗临朝,曾问傅奕:“佛道玄妙,圣迹可师,且报应显然,屡有征验,卿独不悟其理,何也?”
他回答说:“佛是胡中桀黠,欺诳夷狄,初止西域,渐流中国。遵尚其教,皆是邪僻小人,模写庄、老玄言,文饰妖幻之教耳。于百姓无补,于国家有害。”唐太宗听了,深以为然。
傅奕认为,这种行文瑰丽,玄之又玄的佛经,统统都是模写的老庄思想。《金刚要饭宝典》的思想,出自老庄。
后来禅宗的思想,又通过《金刚要饭宝典》,学了更多的老庄。跟印度人的那个佛教,就彻底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了。
朱熹对禅宗又是怎么看的呢。
他的评价也挺低的。朱熹说,“禅学最害道”,“大而万事万物,细而百骸九窍,一齐都归于无。
终日吃饭,却道不曾咬着一粒米,满身著衣,却道不曾挂着一条丝”,“异端之害道,如释氏者极矣”。
总体来看,《金刚要饭宝典》对老庄的模写,是不及格的,可以给个零分。绕了大半天,连“名可名,非常名”一句都没弄明白。
第六问:为什么每次静坐的时候都心猿意马,较难意守丹田,请问有什么好办法吗?
答:静不是坐出来的,因为静一直都在。不能入静,是人太躁了。不是静静的问题。
心不是修出来的,因为心只是个壳子,修心就是砸墙。气也不是练出来的,因为气一直都在,只是隧道里荆棘丛生绊住了它。
当你抡起大锤砸墙的时候,屋子里面就会蹦出来一只猿猴。
于是,你拎着大锤去捶那只猴,猴在前面跑,你在后面追。追不上怎么办,骑着马追,猴在前面跑啊跑,
你在后面追啊追。然后你悲哀的发现,无论你怎么追,都追不上。
那个焦虑啊,想死的心都有了。你追我赶的,总得有个方向吧。于是这时候会变得更有意思起来。不仅有猴,有马,还出来了个印度驴。
这头印度驴,是金黄色的。闪闪发光,似乎是指引着你前行的灯塔。
现在变成了,那头驴在往西面跑,猴跟着驴,你牵着马在后面追,可是,路太远了怎么办?
路上要吃喝拉撒的,得带很多行李哇。于是这时候,更好玩的东西出来了。
凭空又蹦出来一个挑夫,帮你跳行李,挑秘籍。你本来是想干啥来着的?你只是想静静,对吧。
可现在呢,不仅出来了个猴,还出来个马,跟着,金身大驴出来了,挑行李的也出来的。
可是静静在哪里呢,不知道。只知道,越来越多的东西跳了出来。
你现在不知所措。那头前面带路的驴,真的靠谱吗。也就是说,那头驴真的知道静静在哪里吗?唉,没有答案。
不知道走了多远。一直走啊一直走。你似乎忘记了,你本来的初衷,只是想找静静。
你习惯了这一切。并把这一切当成了真实。
有一天,金身大驴告诉你。其实他就是你要找的静静。
静静就是头驴,驴就是静静。于是你认为自己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东西。你抱着驴,驴也抱着你,进入了甜蜜的温柔乡。
你本来只是想找静静,可是后来却找到了一头驴。
而那个驴告诉你,它就是静静的时候,你居然还信以为真了。不仅信以为真了,你还和他卿卿我我的起来了。
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呢?
都是因为,最开始的时候,你砸了那堵墙。那堵墙被你砸坏了之后,才跑出来了一大堆的奇怪东西。
而唯独你永远再也不可能找到静静。
最后,无可奈何。你永远的失去了静静。
只好把驴当成了静静,每天和一头驴耳鬓厮磨。
第七问:如何看待现在市面上很时髦的辟谷养生?
答:道家的辟谷,是按照步骤一步步来的。必须得上一个次第完成了,才可以往下进行。
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辟谷疗法,从道家的角度看,那不是辟谷,而是挨饿疗法,或者叫饥饿疗法。
因为真正的辟谷,不吃东西也不会感到饥饿。
下面介绍下,道家的辟谷步骤。辟谷,其实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,而不是追求的目的。
第一步,要积精累气。真气灌溉周身,每一个经络,都灌溉满,每一块肌肉,都灌溉满。
第二步,真气积蓄在丹田。就好比,田里河里所有需要灌溉的地方,都灌溉透了。接下来,真气就会积蓄在丹田这个水库里面。
第三步,胎息启动。水库越积蓄越满。满的都无法再往里面积聚真气了。这时候,会呼吸变的十分微弱,甚至停息。
丹田出现起伏。因为真气太充盈了,太足了,所以,身体会暂时的关闭外呼吸,所需真气,直接从丹田里面取用。这个就是胎息。
很多骗钱的养生机构,拿个振荡器,人躺着,放人肚子上,不停的震。震半个小时,或者几个小时,肚子肯定会有惯性的麻木和起伏感。
这时候,他们就骗人说,胎息启动了。收费还都挺高的,最贵的,上海那边要收上万块。
目前,很多养生机构,所谓的辟谷,胎息培训,都是这种坑蒙拐骗的货色。收费还巨高。
第四步,服气断食。精气充足,身体会自发的启动内循环。暂时关闭外部营养摄入系统。胎息启动,就是精气充足的一个信号。
通常到了胎息的地步,人的食量就会减少很多。甚至不吃东西也不饿。这个就是道家所谓的辟谷。
真正的辟谷,是不吃东西也不饿。根本不需要饿的死去活来死撑着。所以说,社会上流传的那些辟谷大法,几乎都是骗人的。
相关阅读

对不起,您所在的会员组没有评论权限。
网友评论